百度 黑山莫祖拉风电项目,是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携手马耳他能源有限公司开发的新能源项目。

—— 江西省莲花县六市乡以基层治理“小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格局”

“师傅,快进屋吃块西瓜解解渴!这天太热了,先歇会儿再干活!”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西坑村村民杨大妈端着满满一盘切好的西瓜,热情地招呼着在新农村建设点忙碌的施工师傅们。师傅们接过西瓜咬下一大口,清甜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下,驱散了不少暑气。这温情一幕的背后,是六市乡在推行“三单治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过程中结出的硕果。

以“与邻乡约六邻工作法”为平台,汇聚群众智慧

夜幕刚拉上,西坑村村委会院子的灯就亮起来了。村民们吃过晚饭,三三两两地往村委会走,手里摇着蒲扇,嘴里唠着家常。“咱们村有啥大事,总爱凑到一块儿商量,大伙儿的事儿就得听大伙儿的意见。”村党支部书记谢赵清笑着说,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今天是新农村建设点的第二次‘与邻乡约’议事会,得把上次大伙儿提的问题一条条说清楚、讲明白。”

“谢书记,上次散会后我跟我妈磨了好几天嘴皮子,总算把她给说通了!村委会旁边那块荒地,她乐意让出来给村里搞建设,你们尽管放开手脚干!”党员杨坊星第一个站起来发言,话音刚落就响起一阵掌声。乡退休干部杨乐瑞也跟着举手:“我家那几分菜地,我琢磨着跟老杨家换,他们家菜地挨路边,献出来正好派上用场,能为村里尽点力,值当!”

隔壁海潭村的“与邻乡约”议事会同样热火朝天。“今天把大伙儿请来,是为了新农村建设点的事儿,有啥想法尽管往外掏,别藏着掖着!”村党支部书记朱侃话音刚落,村民们就打开了话匣子。“我瞅着那边拐弯处的空地挺大,整平了改成我们村民休闲的地方,平时在那儿溜溜弯、下下棋、拉拉家常。”村民陈新娇往椅背上一靠,慢悠悠地说。“我觉得背屋那条路得好好修修!上次我儿子开车回来,会车时倒了三回才让好了车,太费劲了!”村民林满莲皱着眉头接话,引得大伙儿纷纷点头。

近年来,六市乡的“与邻乡约”议事会就像块磁石,把村民的心紧紧吸在一起。在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热烈讨论中,乡村建设的蓝图愈发清晰。从收集意见到反馈进展,让村民真正成为决策的参与者,“群众议事、干部办事”的良性互动在乡野间蔚然成风。

以“1+1+N”网格服务力量为核心,筑牢治理根基

“严书记,我跟邻家因为山场界址吵起来了,您快来给评评理!”海潭村副书记严满良正拿着民情日记本在网格里走访,裤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电话那头,村民的声音带着火气。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用耐心和公正化解了这场山林纠纷。

“丙兰,快来快来,这里的一体化水管破裂了,水正在往外喷哩。”山口村网格员杨丙兰一早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迅速联系施工人员赶到现场处理,及时解决了问题。

基层治理的难点在网格,亮点也在网格。六市乡因地制宜优化整合,落实“多格合一”要求,将全乡网格科学划分,探索“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N名兼职网格员”基层治理模式。从村干部、党员、“五老人员”、志愿服务者等多方力量中选优配强充实到网格中,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了”的治理闭环。无论是土地协调、道路修缮,还是邻里纠纷,都能在网格中得到高效解决。

以干部“朴实勤勉守正奋进”为根本,厚植为民情怀

“以前村里搞点建设总有个别人在背后嘀咕,现在大伙儿都主动搭把手。”村民杨大姐笑着说,“上次村里修水渠缺人手,我家那口子放下地里的活就去帮忙,晚上回来还说‘看着村里一天比一天好,浑身都带劲’!”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六市乡抓实开门教育,注重群众参与,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依托常态化“走察转办”活动与周五网格日机制,党员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村民家中,用“拉家常”的方式听民意、解民忧。

干部们的民情日记本上,既有张家宅基地纠纷的调解过程,也有“一户一宅”申请的办理进度。既写着村组道路维修的工期安排,也写着灌溉水渠清淤的村民需求。从政策宣讲到难题化解,从意见收集到服务上门,干部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从“议事会”凝聚共识,到“网格化”精细服务,再到“作风建设”夯实根基,六市乡以群众参与为动力,推行“三单治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将基层治理的“小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大格局”,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莲花大地上开花结果。(贺慧平)

编辑:胡斐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